中美博弈新態勢下兩岸關系發展前景
特朗普再次上任以來,多次升級對華關稅,中國采取強硬反制措施,中美戰略競爭進入新的壓力測試期,兩國圍繞戰略能力和發展韌性展開新一輪比拼,加速推進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此國際大背景下,美國加大干涉臺灣問題,不會輕易“棄臺”,反而會更大程度利用臺灣問題干擾阻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在美國操弄下,臺灣民進黨當局將不斷煽動兩岸敵意對抗,“倚美謀獨”“以武謀獨”,給兩岸關系發展制造風險和挑戰。也必須看到,祖國必然統一歷史大勢不可阻擋,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態勢持續鞏固,島內要交流、要合作、要和平、要發展民意呼聲不斷發展,兩岸關系發展前景依然光明可期。
特朗普政府新特點引發國際社會對美國不信任態度
特朗普任用“草臺班子”,治理外行,政策反復無常,甚至許多政策由于沒有事前設計而不得不臨時調整,導致美國國內亂政失序。同時,特朗普奉行利益至上,色厲內荏,虛張聲勢,不在乎理想價值,不守規則,不顧形象,整碗端走,這些做法總體反映了美國的發展趨勢。
一是美國衰弱了,但還沒有放棄霸權地位,只是讓盟友更多承擔義務,逐漸顛覆二戰后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二是政策缺乏周密籌劃,任人唯親。三是反對特朗普的力量逐漸顯現。四是美國多種族、移民文化根基沒有動搖,特朗普無意無力改變美國內部問題,無法彌合美國國內社會群體分歧。4月,美國國內民調顯示特朗普支持率已經達到歷任美國總統最低點,僅高于第一任期。五是美國等西方陣營關系已經發生變化、出現裂痕,同時美國等西方陣營看重與美國利益捆綁,不會輕易瓦解。
在此發展趨勢下,特朗普對華政策發生新變化。一是從“掏空一中”到“放棄一中”。特朗普交易思維和政策冒險性加大,美國對一中政策采取模糊表述,既不觸及兩岸定位變化,又否定了原有的一中政策,例如七國集團(G7)外交部部長聯合聲明不再提及“一個中國”政策。二是強化對華威懾。特朗普政府把中國大陸視為美國重大安全威脅,試圖千方百計干擾和阻滯中國大陸發展。三是干涉臺灣問題加劇。軍事上,對臺軍售從防御走向進攻,將售臺先進武器,助臺發展“不對稱作戰體系”,升級對臺軍事人員培訓。政治上,從戰略模糊走向戰術挑釁,通過調整美國國務院網站美臺關系事實清單等舉措,妄圖推動美臺關系正常化。經濟上,從利益榨取走向經濟捆綁,升級貿易戰對臺施壓,與臺灣能源基建捆綁。外交上,從小圈子外交向國際滲透,幫助臺灣謀求國際空間。風險管控上,從戰略冒進走向動態平衡,對臺灣實施有限協防,拉攏臺灣對華脫鉤斷鏈。輿論上,渲染“中國威脅”,炒作中國大陸入侵臺灣等不實言論,對中國大陸不斷攻訐抹黑。
在特朗普對華政策影響下,民進黨當局謀“獨”抗中挑釁升高
目前看,特朗普希望“不戰不和”從中國大陸和臺灣兩頭獲利。美國對臺積電的倚重,高于對臺灣的倚重。一旦臺海生戰,美國直接下場護臺、與中國大陸對抗意愿呈現下降態勢。臺灣問題在特朗普施政議程位次排序并不在前列,導致賴清德當局害怕被美國拋棄,焦慮感驟然上升。賴清德為獲得美國關注、拉美國下水,無底線對美國貼靠,提高防務預算、放手臺積電赴美國投資、構建“全民防衛”體系,妄圖通過采取對中國大陸瘋狂挑釁的做法,謀求美國更大撐腰。
一段時間以來,賴清德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極力渲染“中國威脅”,操弄“去中國化”“漸進臺獨”,打造“臺獨”武裝,阻撓破壞兩岸交流合作,升高兩岸敵對態勢。3月13日,賴清德召開所謂“國安高層會議”,會后講話中再度宣揚兩岸“互不隸屬”分裂謬論,妄稱“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極力渲染“大陸威脅”,將祖國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并拋出所謂“因應五方面威脅”的“17項策略”。賴清德所作所為猖狂挑釁祖國大陸,煽動“反中抗中”,阻撓兩岸交流合作,加劇臺海緊張局勢,充分坐實是“兩岸和平破壞者”“臺海危機制造者”,徹底暴露了反和平、反交流、反民主、反人性的丑惡面目,也充分暴露了為一黨一己之私,不惜“惡化”島內社會,把臺灣老百姓綁上“臺獨”戰車,把臺灣推向兵兇戰危險境的邪惡本質。
民進黨當局頻繁羅織罪名壓制島內不同意見。3月,大陸事務部門副主管沈有忠稱,“大陸須對兩岸交流障礙、風險等問題負主要責任”;教育部門負責人稱,島內中小學校開展交流活動時以歐美、東北亞等學校優先,對于兩岸的交流“能避免就避免”;勞動部門負責人稱,要避免大陸通過兩岸交流進行“統戰滲透”,維持島內總體安全目標。這些言論表明,民進黨當局“逢中必反”,謀“獨”已到了喪失理智、不擇手段阻撓破壞兩岸正常交流交往的地步。
民進黨當局還處心積慮阻擋兩岸人員往來和恢復旅游,打壓迫害支持和參與兩岸交流的島內團體、人士,限阻恐嚇臺灣同胞申辦祖國大陸證件,禁止與祖國大陸部分高校交流合作。同時,大搞封殺言論自由,威脅恫嚇、打壓迫害政治異已和島內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政黨、團體、人士。特別是,民進黨當局以發表“武統”言論為由,廢止陸配“恩綺”“小微”居留許可并要求限期離境。這是民進黨當局對兩岸婚姻群體基本權利的又一踐踏,是在島內大搞“綠色恐怖”、制造“寒蟬效應”又一惡行,是蓄意煽動“反中抗中”、升高兩岸對立對抗又一伎倆。
祖國統一大勢向前發展,兩岸關系發展具有可期的未來
臺灣前途在于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復興。國家統一,臺灣才有美好未來;民族復興,臺灣同胞才有綿長福祉。經過百年奮斗,中國大陸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明前景。特別是,中國大陸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持續增強,“中升美降”“中穩美亂”態勢進一步發展,中美實力對比剪刀差不斷縮小,美國對華強征高關稅已變成毫無意義的數字游戲,特朗普要使制造業和高科技產業回流美國本土,對中國大陸的傷害已經見底。中國發展理念、國際實力和全球信譽持續增強,各國對中國的親近和期待有所增加,由中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初現端倪,這都有利于中國大陸發展壯大,持續提升各方面能力和條件,為實現統一打下堅實基礎。
一是只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就能維護好兩岸關系發展正確方向。中國大陸始終堅持在自身發展進步的基礎上處理好兩岸關系,全面辯證看待臺海形勢新變化新特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堅定統一自信,增強統一主動,牢牢把握兩岸關系主導權主動權。中國大陸也始終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絕不為“臺獨”分裂留下任何空間。愿意在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基礎上,同臺灣各黨派、各界別和各階層人士就兩岸關系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二是只要不斷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融合發展,兩岸同胞利益福祉就會得到更大保障和充實。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共同愿望,是臺灣社會主流民意。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為兩岸同胞謀福祉是祖國大陸發展兩岸關系出發點和落腳點。祖國大陸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持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致力于讓臺灣同胞共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機遇,共享祖國大陸發展進步成果,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祖國大陸將采取更有力措施推動兩岸交流交往交融,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建設兩岸同胞共同家園。
三是只有堅決打擊“臺獨”分子及其分裂行徑,才能為兩岸關系發展營造和平穩定環境。“臺獨”意味著戰爭。民進黨當局大肆宣揚“臺獨”謬論,不斷謀“獨”挑釁,妄想改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現狀,嚴重破壞臺海和平穩定,嚴重損害臺灣同胞利益福祉。事實上,民進黨當局一味操弄“反中抗中”,不斷渲染所謂“統戰滲透威脅”,實質是害怕兩岸同胞走近走親、常來常往,擔心臺灣民眾由此了解真實的祖國大陸,進而拆穿其精心編造的“信息繭房”。
如果民進黨一意孤行,只會把臺灣同胞推向兵兇戰危險境,必須堅決遏制、堅決懲戒。中國人民解決臺灣問題、完成國家統一的意志堅如磐石,能力堅不可摧,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歷史已經證明,玩火者必自焚。凡是數典忘祖的人,從來沒有好下場;凡是背叛祖國的人,必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凡是搞“臺獨”分裂的人,結果只能是粉身碎骨;凡是倒行逆施,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行徑,都將自取滅亡。
總之,遏制“臺獨”分裂、推動兩岸關系發展、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必須堅持在國家發展進步基礎上解決臺灣問題的戰略思路,把兩岸關系前途未來牢牢掌握在兩岸中國人自己手中;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分裂,牢牢把握兩岸關系發展正確方向;必須堅持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不斷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強化對臺灣同胞權利和利益法律保障;必須堅持運用法治方式、法律手段推進反“獨”促統,與政治、經濟、軍事、外交、輿論等手段協同配合,發揮最大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