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開啟了塵封已久的海峽兩岸交流互動大門,也開創了祖國大陸對臺工作新局面,具有深刻的時代意義與歷史價值。從此,“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成為黨和政府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并被確立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一項基本國策延續至今。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講話指出:“回顧歷史,是為了啟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70載兩岸關系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講話全面回顧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實施以來兩岸關系發生的歷史性變化。在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后,依舊堅持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政策主張。講話科學回答了民族復興新征程中如何推進祖國統一的時代命題,成為指引新時代對臺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成為做好新時代對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講話高屋建瓴,切中肯綮,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當代價值。重溫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結合目前兩岸關系形勢變化,對團結臺灣同胞,做好祖國統一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一、講話歷史視野宏大,深刻昭示了兩岸關系發展和祖國必然統一的歷史大勢,體現了高度的歷史使命感
撫今追昔,臺灣自近代以來先后經歷了統一——分離——統一——分離的特殊狀態。正如講話中說:“兩岸關系發展歷程證明:臺灣是中國一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必須承認,兩岸尚未統一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創傷,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從未改變,兩岸同屬一中,兩岸的分離狀態只是中國內戰的時代產物,兩岸統一不是政權和疆域的變更,而是結束內戰政治對立格局與狀態的歷史事實。
近年來,臺海局勢發生重大且深刻變化。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在島內刻意推動“漸進臺獨”,操作“去中國化”,不斷建構、灌輸“臺獨”意識形態,積極配合美國遏制中國發展的戰略,企圖固化“謀獨拒統”的政治立場,使得基于“九二共識”的兩岸政治互信嚴重受損。臺灣民眾對“一個中國”認識模糊,部分臺灣民眾對兩岸統一還存在一定意義上的理解和認識偏差。雖然當前兩岸關系面臨的困境與挑戰使得臺海局勢和兩岸關系前景更加復雜多變,但不可否認,在兩岸關系發展進程上,統一是大勢所趨,維持臺海和平穩定也是民心所向。縱然島內分裂勢力依然會不斷制造兩岸關系對立,阻撓兩岸交流與合作,疏離兩岸人民的情感連接,但是祖國大陸要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從國家發展大勢和民族復興全局看待臺海形勢和統一問題,堅持祖國大陸發展與主導是解決臺灣問題的根本思路,貫徹中央“祖國統一”大政方針,貫徹落實中央對臺工作決策部署,積極應對不利局勢,牢牢把握兩岸關系發展主導權和主動權,推動兩岸關系克難前行,進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
二、講話政治站位高,充分彰顯了祖國大陸爭取兩岸和平統一的巨大決心和責任擔當
講話中說:“我們始終著眼于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團結全體中華兒女,堅決挫敗各種制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臺灣獨立’的圖謀,取得一系列反‘臺獨’、反分裂斗爭的重大勝利。”2020年,兩岸關系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其根源就在于民進黨當局操弄“以疫謀獨”“倚美謀獨”“以武拒統”,妄圖將臺灣從祖國大家庭中分裂出去。所以現階段“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是臺海和平的最大現實威脅,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統一是正道,“臺獨”是絕路。一直以來,黨和政府從未動搖追求和平統一的決心,堅決與“臺獨”分裂勢力作斗爭,維護祖國和平統一成為兩岸最大公約數。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鄭重宣示“六個任何”,強調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2020年10月23日,習近平在出席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時再次強調:“我們決不會坐視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受損,決不會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圣領土。一旦發生這樣的嚴重情況,中國人民必將予以迎頭痛擊。”習近平從著眼于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團結全體中華兒女,表明在涉及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涉及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原則問題上,不會有任何動搖和妥協,必須堅決維護祖國和平統一。
三、講話民族情懷濃厚,勾畫描繪了兩岸爭取早日實現祖國統一的光明大道與宏偉藍圖
民族情懷、家國情懷是兩岸關系持續向前發展的動力源。民族情懷的理解支持,家國情懷的認同歸屬,滋養著兩岸同胞的精神家園,推動著兩岸中華兒女為祖國統一大業努力奮斗。國民黨敗退臺灣之后,很長時間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在歷史溯源上與祖國大陸保持一致。然而,進入新世紀后,民進黨當局頻頻操作“去中國化”伎倆,逐漸清除臺灣社會中不利于“臺灣獨立”的中國文化,種種數典忘祖的荒唐做法罄竹難書。習近平在講話中談到:“廣大臺灣同胞具有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是我們的骨肉天親。”“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里事,當然也應該由家里人商量著辦。和平統一,是平等協商、共議統一。……兩岸雙方應該本著對民族、對后世負責的態度,凝聚智慧,發揮創意,聚同化異,爭取早日解決政治對立,實現臺海持久和平,達成國家統一愿景,讓我們的子孫后代在祥和、安寧、繁榮、尊嚴的共同家園中生活成長。”應進一步牢固建構兩岸民眾作為中國人的“共同身份”,積極搭建兩岸溝通橋梁,為兩岸同胞合作交流、互惠發展提供更好的溝通渠道和對接平臺,持續推進兩岸區域、經貿、文教、青年、社群等各類交流,通過深化民族情感,加強國家認同,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環境,密切相互往來,助力兩岸融合發展,增強兩岸民眾心靈契合。
四、講話時代內涵深刻,把人民作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兩岸同胞應攜手同心,以人為本,共擔民族復興大義,共享民族復興榮耀。講話指出:“臺灣前途在于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復興。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兩岸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中國夢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民族復興、國家強盛,兩岸中國人才能過上富足美好的生活。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進程中,臺灣同胞定然不會缺席。”2020年,民進黨當局無理阻撓因新冠疫情滯留祖國大陸的臺胞和親屬返臺,全面禁止祖國大陸民眾赴臺,強推所謂“國安五法”“反滲透法”,無理打壓正常的兩岸交流活動。但是,兩岸交流符合兩岸同胞共同愿望和利益福祉,兩岸經貿往來穩中有進。1至11月,兩岸貿易額2356.9億美元,同比增長13.8%,祖國大陸對臺出口539.8億美元,自臺灣進口1817.1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8.4%、15.6%。這也說明,兩岸人民相互往來是任何人任何政黨都禁止不了、阻擋不住的,阻撓兩岸人民交流是不得人心的。要站在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高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路,把人民當作決定兩岸前途命運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根本力量,將工作出發點放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了人民發展、為了人民幸福、為了人民福利,切實解決臺灣同胞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臺灣同胞真正體會到祖國大陸的關切,才能不斷增強臺灣同胞對祖國大陸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而不斷凝聚起兩岸同胞攜手推進國家統一的強大力量。
五、講話創新思維獨具,為新時代兩岸關系發展提供了新思路,豐富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實踐路徑
講話鄭重倡議:“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系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民主協商為探索“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提供了制度平臺,是一種廣泛、充分的民主,有助于夯實和平統一基礎,壯大統一戰線力量,也為解決兩岸政治分歧提供了思路與方案。兩岸開展民主協商,在充分尊重雙方立場基礎上,吸納臺灣各界廣泛參與,充分傾聽臺灣民意,對于凝聚共識、集思廣益、博采眾長、化解分歧、解決矛盾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兩岸各界應積極投入民主協商制度搭建和具體操作中,不斷探索民主協商體制機制,推動兩岸走向共商“一國兩制”臺灣方案。雖然2020年民進黨當局無視島內各界對參與兩岸民主協商的熱切期待,倒行逆施,不斷挑動兩岸對立,不遺余力封堵兩岸交流,從修訂“兩岸人民關系條例”,到阻撓臺灣民眾參與海峽論壇等交流活動,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但不管島內政治風云如何變化,兩岸民主協商的大門不會關上。
如今,距離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發表已經過去兩年。兩年來,兩岸政經形勢發生顯著變化,特別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給兩岸關系帶來嚴重沖擊。新形勢下,兩岸關系面臨風險,也蘊含機遇。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和“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新年新氣象,新時代新作為,2021年將會是中華民族大發展大作為的不平凡一年,也是兩岸同胞推動國家統一大有作為、充滿希望的一年。展望未來,中國推動和平統一進程的能力更強、條件更完備。雖然兩岸骨肉同胞已分離71年,但臺灣問題不可能無限期拖延下去。71年來,從“解放臺灣”口號的提出,到“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不斷完善,解決臺灣問題的方式越來越多元,但和平統一始終是第一選擇。和平統一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偉業,其進程不會一帆風順,必然充滿曲折,但總體趨勢是在曲折中前行、在斗爭中前進。無論如何,祖國統一之路已不可逆轉,所有中華兒女將共同參與這一歷史進程,共同見證祖國統一的偉大時刻。
正如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講話中指出的:“國家強大、民族復興、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更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推進祖國統一是必然要求和必經之路。只要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把民族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兩岸同胞將以協商化解分歧,以智慧解決難題,以行動昭示結果,推動祖國統一,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
相關新聞
中國日報英文版兩岸頻道 | 中國日報中文版兩岸頻道 | 湖南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 廣西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 江西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 中國政府網 |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 |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協網 | 黃埔軍校同學會 | 全國臺聯 | 中國僑聯 | 臺盟 | 新華網 | 人民網 | 中新網 | 中央電視臺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 國際在線 |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