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準確把握對臺工作歷史方位和現實要求,堅決粉碎“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圖謀,堅定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扎實推進祖國統一進程。黨的十九大確立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的基本方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總體方略。在以習近平同志為首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總體方略,牢牢把握兩岸關系主導權和主動權,持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扎實推進祖國統一進程。
一、當前兩岸關系面臨嚴峻挑戰兩岸關系復雜嚴峻,當前兩岸關系面臨的挑戰主要是島內因素和島外因素影響。
“臺獨金孫”賴清德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加劇兩岸關系緊張。2024年1月,賴清德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會繼續推進蔡英文“內外”政策和兩岸政策,不可能進行根本性政策變革。選后召開記者會,賴清德發表勝選談話時,繼續打“反中牌”,毫不忌憚宣稱“臺灣人民用行動,成功抵御外部勢力的介入”。同時,表示“依照‘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用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自信地和中國展開交流合作”。預計,賴清德將加大“去中國化”力度,利用“國安五法”“反滲透法”,或重新修改“國安法”,不斷恐嚇臺灣民眾,阻擾兩岸正常交流。2024年臺灣選舉就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臺獨”嚴重沖擊臺灣民眾國家和民族認同,對兩岸關系造成極大負面影響,已經成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國家統一最大隱患。
島內反“獨”力量下降。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打破臺灣選舉史慣例,即一個政黨在臺灣執政時間不超過8年。隨著賴清德當選,民進黨認為執政可以長期化,勢必任性妄為,操弄“反中”和主張更“獨”。未來將加大打擊國民黨、親民黨、新黨、中華統一促進黨等島內反“獨”政黨力度,不斷扣“紅帽子”,稱之“親中賣臺”或“中共同路人”。2024年1月27日,國民黨價值156億元新臺幣黨產被民進黨當局認定為不當黨產,判處全數充公。立法機構選舉,反“獨”政黨不斷泡沫化,親民黨得票數69,817,得票率0.51%,低于2020年的3.6647%;新黨得票數40,429,得票率0.29%,中華統一促進黨得票數18,425,得票率0.13%。
島內民意不容樂觀。目前,島內民意政治議題分歧深刻。民進黨當局利用臺灣多數民眾維持現狀甚至趨向“獨”,打“主權牌”,欺騙臺灣民眾。2023年12月,臺灣政治大學民調顯示67%臺灣人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偏向獨立”和“盡快獨立”比例超過35%,89.3%受訪者不贊成“一國兩制”。島內民意確實不容樂觀。
以美國為首反華勢力“以臺制華”。2022年2月,美國公布新版“印太戰略報告”,刻意渲染印太區域正面臨來自中國的迫切威脅。11月,美國國防部公布“2022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指出,中國增加軍事投資,擴充傳統軍事力量,加速提升核彈頭數量,及發展太空與反太空能力,增強戰略嚇阻能力,拒止任何外國勢力介入臺海。以美國為首的反華勢力干涉臺灣問題,一方面全面提升美臺安全關系。拜登上臺后,美國官員與軍隊不斷制造海峽兩岸軍事嚴重失衡社會輿論,要求增加對臺軍售。2023年12月,為了幫助民進黨勝選,美國政府宣布對臺軍售3億美元,主要涉及迅安系統作業維持項目。截至2024年1月,拜登政府對臺軍售13次,約47億美元。另一方面,不斷出臺挺臺法案。2021年4月9日,拜登政府出臺“美臺交往新準則”,鼓勵美國政府與臺灣接觸,公然將“與臺灣關系法”“六項保證”等內容寫入。2024年1月16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不歧視臺灣法案”,要求財政部部長利用美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影響力支持臺灣“加入”組織。美國政府支持民進黨意味十分濃厚。
二、用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總體方略推進祖國統一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總體方略,為做好新時代對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對新征程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具有重大深遠意義。在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總體方略和習近平對臺工作重要論述指引下,祖國大陸取得反分裂反干涉斗爭新勝利,強化統一歷史大勢,進一步鞏固了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格局。
明確否定“海峽中線”。1954年12月,臺灣與美國締結所謂“共同防御條約”。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據此單方面劃定所謂“海峽中線”,臺灣認為只要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艦越過所謂“海峽中線”,而且判明具有“敵意”,協防臺灣的美軍戰斗機即可迎戰開火。祖國大陸不予承認,國防部、外交部、國臺辦等多次強調重申海峽兩岸之間不存在所謂“海峽中線”。
軍事上采取繞島巡航、軍事演習等系列施壓措施。2016年,解放軍開始繞島巡航,為震懾“臺獨”分裂勢力,近年來頻率次數不斷增多,出動J20、SU35、SU30、BZK-005等多種型號戰機,實施常態化巡航。2020年繞島390架次,2021年973架次,2022年1727架次,2023年超4000架次。2024年1月18日,解放軍18架軍機繞島巡航,這是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束后,解放軍軍機繞島數量最多一次,警告“臺獨”意味十分濃厚。
壓縮臺灣所謂“國際活動”空間。8年來,巴拿馬、多米尼加、尼加拉瓜、瑙魯等10個所謂“邦交國”與臺灣斷交。2024年臺灣選舉結束,瑙魯宣布與臺灣“斷交”,進一步鞏固國際社會一個中國格局。臺灣無法以“觀察員”名義參加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大會。沉重打擊了民進黨當局囂張氣焰,“維持現狀”承諾根本無法兌現,引發島內民眾對民進黨當局不滿。
黨的十八大以來,對臺工作最鮮明特征是祖國大陸牢牢掌握兩岸關系主導權主動權,最關鍵因素是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最重要啟示是統一的時、勢、義始終在祖國大陸一邊,最根本保證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黨中央堅強領導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
三、深刻領會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總體方略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
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總體方略,具有重大學理基礎、豐富內涵和實踐意義,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對臺大政方針的繼承發展和集大成,也是做好新時代對臺工作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是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對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最有利。”充分體現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華智慧,既充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又有利于統一后臺灣長治久安。實現兩岸和平統一,必須面對祖國大陸和臺灣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不同這一基本問題。“一國兩制”正是為解決這個問題提出的最具包容性方案。兩岸政治制度不同,不是統一的障礙,更不是分裂的借口。“一國兩制”在臺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會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會充分照顧到臺灣同胞利益和感情。和平統一后,臺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臺灣同胞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政治基礎。歷史和現實一再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系就能改善和發展,臺灣同胞就能受益。背離一個中國原則,就會導致兩岸關系緊張動蕩,損害臺灣同胞切身利益。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系根本性質,是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此基礎上,推進同臺灣各黨派、各界別、各階層人士就兩岸關系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祖國大陸愿意在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基礎上,同臺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解決兩岸政治分歧問題開展對話溝通,廣泛交換意見,也愿意繼續推動由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系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創造全體中國人共同美好的未來。
堅持團結臺灣同胞、爭取臺灣民心。黨的二十大報告突出團結奮斗的重要性。臺灣同胞是中華民族的成員,是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統一重要力量,島內愛國統一力量更是其中中堅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兩岸一家親”,展現了堅定不移為臺灣同胞謀福祉的善意和誠意,豐富了做臺灣人民工作思想內涵。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繼續致力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完善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對臺工作舉措,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為同胞謀福祉不變初心。要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增進臺灣同胞尤其是青少年對民族、對國家的認知和感情,加深他們對統一有好處、“臺獨”是絕路、外人靠不住的認識,全心全意為臺灣同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積極落實同等待遇,依法保障臺灣同胞權益,不斷提升臺灣同胞的獲得感和認同感。
堅持粉碎“臺獨”分裂圖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臺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絕不為各種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中國人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一切分裂國家的活動和任何外來干涉,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臺灣同胞。“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堅持反對外部勢力干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系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系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美國將中國當作最大戰略競爭對手,大打“臺灣牌”,掏空一個中國原則,妄圖以此阻撓中國統一和民族復興進程。2022年11月14日,習近平主席同美國總統拜登在巴厘島會晤時明確指出,“希望美方言行一致,恪守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總統先生多次講過不支持‘臺獨’,無意將臺灣作為謀求對華競爭優勢或遏制中國的工具。希望美方將總統先生的承諾落到實處”。2023年11月,在舊金山與拜登會晤時,習近平主席強調美國應該將不支持“臺獨”的表態體現在具體行動上,停止武裝臺灣,支持中國和平統一。對此,拜登也重申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的承諾。2024年1月,王毅與沙利文會晤時,明確表明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臺灣地區選舉改變不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基本事實。臺海和平穩定的最大風險是“臺獨”,中美關系的最大挑戰也是“臺獨”。在實踐中,要把握好爭取國際理解支持與反對外來干涉的關系,堅決同美國打“臺灣牌”“以臺制華”行徑做斗爭。
相關新聞
中國日報英文版兩岸頻道 | 中國日報中文版兩岸頻道 | 湖南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 廣西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 江西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 中國政府網 |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 |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協網 | 黃埔軍校同學會 | 全國臺聯 | 中國僑聯 | 臺盟 | 新華網 | 人民網 | 中新網 | 中央電視臺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 國際在線 |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